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百嘉基金副总经理王群航:公募基金在资管业具有标杆地位|公募基金25周年系列专访

时间:04-05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85

百嘉基金副总经理王群航:公募基金在资管业具有标杆地位|公募基金25周年系列专访

2023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25周年。从零起步,从小到大。如今,公募基金规模已突破27万亿元,产品数量超万只,投资者总数逾7亿人。作为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公募“老兵”对行业波澜壮阔的25年发展历程有何感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他们对公募基金业又有何期待?《国际金融报》记者邀请多位基金公司高管,与大家聊一聊他们与公募基金行业的故事。本期嘉宾是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25岁是一个青年最该奋斗拼搏的年华,公募基金经过25年的蓬勃成长正在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公募基金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充,目前已拥有超万只基金和27万亿元的总规模。伴随公募茁壮成长的,还有一些扎根行业20多年的投研人员。自称是“苦行僧”的王群航,至今写了500多万字关于公募基金的研究报告,同时还出版了12本基金投资相关的书,管理过FOF组合。正逢公募25周年之际,《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了地处广州的百嘉基金公司,与副总经理王群航畅聊了两个小时。在与记者聊天的过程中,王群航还时刻盯着股市的盘面----同时展示沪指、深成指、创指共9个指数的综合屏。办公桌的一侧摆着一摞厚厚的基金报表,擅长做基金分析的他,喜欢用笔在报表上勾画一些重点,他表示“这更有利于做数据分析”。“我觉得研究基金很有意思”,王群航喜欢研究基金有关的一切信息披露,“能从中发现很多数据”,他会分析报表里数据背后的隐含意义。从研究员到百嘉基金的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与公募行业之间有着太多深刻的故事,他希望能够把自己多年的基金研究功底落实在具体产品上,为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持有体验和收益。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 王群航与公募共成长的“苦行僧”1993年3月,王群航正式接触证券行业,他进入银行后被分配到了一家新设立的证券营业部,中文系毕业的他对撰写证券市场的研究报告有着浓厚的兴趣。同年8月,淄博基金的上市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基金,此后,他还了解到,市场还有兴沈基金、天骥基金、海鸥基金等。但是,由于早期基金的不规范,让他很难明确地区分股票与基金,相关的研究分析基本上都是在按照同一种方式进行,他也曾一度为此迷茫:“我的专业能力究竟差在哪里?”1997年11月14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公募基金由此有了明确的规范标准。1998年4月7日,基金开元、基金金泰分别在沪深交易所上市。1998年3月至1999年4月,国泰、南方、华夏、华安、博时、鹏华、嘉实、长盛、大成、富国基金等“老十家”公募相继成立。王群航认为,一个包含着全新内在价值的可投资品类诞生,相关的研究分析方法值得探索,可以明确的是,这更需要与时俱进。为了做好投资咨询服务,让研究更加贴近实战,王群航开始投入到基金的研究中。由于当时的基金数量非常少,每周只披露一次净值,他在电脑上借助EXCEL表格,通过手工录入数据的方式,根据基金最新季报里的相关数据、二级市场的数据等,做基金的仓位模拟测算、净值变动模拟测算、折溢价率变动情况的模拟跟踪等。“那时已有基金的新闻报道,但真正写基金研究分析的文章非常少”,由于王群航的报告非常贴近市场,实战指导价值很强,让客户获利较多,使得当时的中国银行安徽信托合肥证券营业部在投资封闭式基金方面成为了当地的招牌,吸引了很多的相关客户。这一切更加促进了他对于公募基金的数据统计、跟踪研究。擅长做数据分析的王群航称自己是行业的“苦行僧”,他有时看基金数据能坐着一下午不动。过年期间写书,他会选择去宾馆包几天房“闷出来”。研究基金期间,最让他怀念的是在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十多年光阴。他曾与同事们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专业化的公募基金研究中心,参与了公募基金评价标准的制定、研究框架体系的搭建;参与过“金牛奖”、“金基金奖”、“明星基金奖”等行业所有核心奖项评奖规则的设计,担任过多届评委;他的500多万字文章、12本书籍,也大多是在那时完成的,最忙的时候,他同时撰写包括证券三大报在内的6个基金专栏。“我写报告最疯狂的一次是,从南昌坐火车到赣州已是夜里12点多,在宾馆没有休息,为了追求时效性,写完数据分析报告之后,窗外天亮了,小鸟也开始叫了,干脆就出去散步、小跑步。”时至今日,他依旧会在个人公众号《王群航》上发表诸多关于基金数据分析在内的文章。他认为,一个合格的研究员除了会做基础数据统计之外,还要能自主思考,要会看原始信息披露,发现很多别人不能发现的数据。研究成果得到市场认可,这在他看来是研究基金的最大成功,例如:2005年3月7日,他在《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近半版文章:《价差收益:ETF套利俱乐部外的“平民”狂欢》,是中国第一篇建议客户在二级市场购买ETF份额的文章;2006年2月10日,他在《上海证券报》发表整版文章《封闭式基金“到期封转开”是当务之急》,首次提出“到期封转开”概念,并作了详尽的解释和全方位的利弊分析,该建议立即被监管部门采纳。除此之外,对于当年市场中的基金复制、基金分拆、保本基金、分级基金、机构定制的债券基金、合资基金公司股权等,王群航都撰写过相关的报告,有的发表在公众号《王群航》当中,有的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后续问询、交流、联合调研,有的单独发表在监管部门的内刊上,有的获得了证券业协会的一等奖、三等奖,都对上述基金类型、行业事件等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局内人”投身基金实战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公募已走过25年光阴,王群航也从研究员走到了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他一直在思考,能否将自己深厚的研究功底落实到具体产品上,为投资者带来良好持有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收获一个良好的收益。2020年9月,王群航与关林戈、詹松茂、郑南莹联手创办了个人系公募百嘉基金,“他们都是业内资深人士,有着很高的专业素养,我与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能够共事是我的荣幸”。虽然王群航此前有着多年基金投资、研究经验,也拜访过很多基金高管和基金经理,但之前一直是“局外人”身份,这一次,他终于有机会作为“局内人”投身基金投资的实战,更为深刻地了解基金,做好为投资者服务的工作。但创办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当下特别“卷”的公募行业,小型公募基金公司要想尽快发展起来,面临着诸多挑战。“难,非常不容易”,这是王群航的初期体会。从产品设计到市场营销、研究、投资、交易、清算、合规等,每时每刻都需要对每一个业务环节认真细致,为投资者负责。让他感受最深的是百嘉基金全体员工的敬业精神,在2022年的秋冬季里,为了应对突发性的一些特别管理措施,部分员工组成了两个应急小组,在封闭管理期间,24小时吃住在公司里,保障了基金的正常运作,投资者的利益没有因为特定事件而受到损失。“目前公司的固收业务、主动权益业务、专户业务等都已正常运作,FOF、量化等业务正在布局,相关产品不久将会面世,公司将会稳健地、规范地向着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的方向发展。相关的产品都将能够有持续的、良好的业绩表现,为持有人创造出满意的投基收益。”王群航表示。无论是之前在外部做基金的研究、评价、投资,还是目前在公募基金公司工作,王群航和同事们一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我们的工作节奏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市场走到哪,我们的工作就必须做到哪。唯有如此,才能够对得起持有人的信赖。”“如果我接下来管理FOF,那么我就是中国目前最年老的FOF经理”,王群航笑着对记者说,“最年老”不代表自己不能干,他每个周五到周日都会抽空去健身房锻炼,现在的卧推、硬拉、倒蹬重量分别是80公斤、100公斤、160公斤,“不再上重量了,教练看我老了,让我悠着点”。“我作为和公募行业一起成长的人,对这一行业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希望在有生之年一直干。”他表示留在公募行业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通过成功的工作实践,让他切实体会到了研究基金的乐趣和价值。第二,在1997年11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前后,他通过相关的会议、书籍、报刊资料等途径,对基金知识做了大量集中的学习,让他更加透彻地了解了基金,认识到基金的价值和意义,他非常看好公募基金的未来,愿意将其作为终身的职业选择。第三,2000年,中国银河证券成立。由于他当时在报刊等渠道的发文数量、文章质量都很领先,且公司里很少有写基金的人,时任公司研究所主任的陈东便询问其是否可以专职研究基金,以填补公司研究所在这个方面的空白。“对于这样的公司工作安排,我很爽快地答应了。”王群航说,随后他立即停止了在一些报刊上的股票专栏写作等事宜。“没办法,做事要专”。树立资管领域的标杆地位回顾中国公募基金发展的25年,王群航认为,行业经历了一个辉煌的、稳健的、规范的、创新的发展历程,从探索专业化的资产管理业务起步,直至确立了自身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各细分领域里的标杆地位,这一切仅仅经历了22年。王群航认为,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的发布和全面贯彻落实为标志,如今券商资管已经在完全地按照公募基金的方式进行运作,银行资管、保险资管等都已经实行净值化管理,私募基金也进行了非常多的自律管理。与此同时,公募产品的发展也经历了许多次创新和变化。比如,从封闭式到开放式,从主动到被动,从权益到固收,从基金到FOF,从研究精选到AI量化,从内地市场到海外市场,从场内到场外再到场内,从内资到合资再到外商独资,从国企背景到个人系公司,公募基金行业在全方位、多层次、稳健地发展着,在此过程中,也包含了对于复制、分拆等展业方式的尝试,对于伞形基金、保本基金、分级基金等细分产品类型的及时扬弃,对于发起式基金、权益类ETF等内涵的扩充,对于行业主题基金、REITs等产品类型的积极尝试。王群航表示,上述这一切,都为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公募基金资产总规模已超26万亿元。截至2023年1月底,这一数字重回27万亿元之上。(1998年-2022年公募基金资产总规模,受访者供图)2022年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内容涵盖了总体要求、积极培育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全面强化专业能力建设、着力打造行业良好发展生态、不断提升监管转型效能共计五大方面、16条要求。王群航认为,如果每一家公募基金公司都努力认真地遵照执行,就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公募基金最重要的原则有两点:第一是守法合规;第二是以投资者利益为重。”王群航表示。王群航认为,在中国的大资管行业各细分领域中,公募基金具有最为先进、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最适合大众理财的投资工具。公募基金的投资标的明确为股票、债券等标准化资产,易于估值、透明度高;《基金法》赋予了基金财产的独立性地位,风险自担的产品设计和销售规范、强制托管制度、每日估值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公平交易制度以及严格的监管执法体制,令公募基金的投资者权益保护最为充分;公募基金始终坚持专业的投资服务、较低的固定费率,在为投资者带来更多回报的同时,低管理成本的优势更为突出。王群航表示,2018年4月27日,多部门联合发布的资管新规,确立了公募基金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各细分领域里的标杆地位。未来,公募基金必将会以其良好的、综合性的资产管理能力,继续为广大社会公众做好资产管理服务。公募FOF更有潜在投资价值当前,市场还存在“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的现象,如何提升基民买基金的体验感是热议话题。王群航认为,“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这句话可能只是一个表象,它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应该是:的确有一部分投资者总体上没有赚到钱;的确有一部分投资者有阶段性的亏损;更有很多投资者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等。无论如何,这句话对于行业是一个激励:用更好的业绩,去回报投资者的信任。关于买基金的体验感,根据王群航多年来与客户的交流,他感觉最主要的应该是在回撤控制方面。对此,他表示:“一方面要加强投资者教育,让投资者熟悉各类型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争取他们的理解;另一方面,在一些特定的产品类型方面,尤其是FOF,要充分利用此类产品流动性良好的天然特性,更多地、更主动地多做一些主动性的风险控制。百嘉基金对未来的FOF管理已经做好了充分的策略储备。”按照中国证监会2014年7月11日发布、8月8日起施行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公募基金可以被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混合基金、其它类别(留做创新所用)共计六个类型,这六类基金及其衍生出的多层级细分,均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适合不同的投资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去配置。王群航表示,唯有适合每一位投资者自身需要的基金,才是好基金。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业绩一直是根本。“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要能够为持有人创造出符合产品自身风险收益特征定位的收益,最好还要有良好的业绩排名、相对较小的回撤,这样的基金是最受投资者欢迎的。”王群航表示。谈及公募未来的主流产品,王群航认为是FOF,即可以直接投资基金的一种工具,“回想当年中国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有700多只股票时,为了解决投资股票的困难,我们有了公募基金。现在,股票的数量超过了5000只,基金的数量超过了10000只,FOF的作用由此凸显。”王群航表示,公募FOF具有天然的、独特的、重要的五大核心优势,从而使得公募FOF具有了非常优越的市场发展潜力,这五大核心优势是:(1)公募基金综合形象标杆,且FOF本身就是基金法定分类里的一种,属于一级分类,公募FOF,自己买自己,优势更显著。(2)投资标的整体质地良好,安全性相对更高一筹,更增加了一层良好的、有效的风险防范与分散的安全垫。(3)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叠加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双重的优中选优。(4)对于风险和收益做更高一个层级的二次平滑。(5)相较于股票、债券,基金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尤其是在投前做好研究的基础之上。正是基于上述五个方面的核心优势,王群航才非常有信心地认为:“公募FOF的产品逻辑良好,潜在的可投资价值非常显著,因此建议投资者要多关注FOF,尤其是公募FOF。”记者:夏悦超编辑:陈偲版式:陆怡雯封面图:张力 摄券商 基金 期货一手资讯《国际金融报》金融中心等你来爆料!邮箱 :ifnfundnews@126.com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